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範圍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 | ![]() |
|
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藍圖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堅持改革開放肩負重大意義。 其核心部分在於最大程度發揮各城市比較優勢,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促成區域內的深度、有機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將大灣區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
特區政府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作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便利香港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以及通過政策創新突破和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的措施,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
![]() |
![]() |
![]() |
![]() |
![]() |
![]() |
創新及科技 | 金融服務 | 航運物流 | 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 | 旅遊 | CEPA及專業服務 |
目前大灣區內各地已經建設與在規劃建設的交通網絡包括: 公路網: 高鐵與城際軋道: 機場佈局: |
![]() |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香港段)和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進一步改善大灣區的交通聯繫,大大縮短往來不同城市的時間;加上政策和制度的創新突破,將進一步提升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互聯互通,充分發揮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協同效應和機會。
大灣區和東京,紐約,舊金山灣區比較
地區 | 大灣區 | 東京灣區 | 紐約灣區 | 舊金山灣區 |
---|---|---|---|---|
常住人口(萬人) | 6,957 | 4,396 | 2,340 | 768 |
土地面積(平方公里) | 56,000 | 36,500 | 21,500 | 17,900 |
GDP (萬億美元) | 1.5 | 1.9 | 1.4 | 0.8 |
人均GDP (萬美元) | 2.2 | 4.3 | 6.0 | 10.2 |
第三產業占比(%) | 62% | 82% | 89% | 83% |
集裝箱吞吐量(萬TEU) | 6,834 | 773 | 625 | 237 |
機場旅客吞吐量(億) | 2.0 | 1.2 | 1.3 | 0.8 |
QS 世界100強大學 | 4 | 2 | 2 | 3 |
房產價格(人民幣/平米) | 20,000 | 58,500 | 111,900 | 100,900 |
項目翻新/重建 | 工廈活化 | 農地發展 | ||
透過深刻理解項目當前和未來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地位,與及合理的市場分析,確定它們在商住圈存在的價值並加以適當的組合,短期以借翻新提高回報,長期則透過重建項目,釋放土地價值。 | 政府重推活化工業大廈計劃,並提出3大新措施,包括容許工廈活化作過渡性房屋,業主可免補地價將工廈全部或大部份單位改建,亦會彈性處理規劃及樓宇設計等規定。投資在有潛力的地區,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 | 近年政府為增加住宅供應,積極開發新界土地;具發展潛力的農地成為吸納對象。華量深入研究未來5年以至15年香港的發展藍圖,從中可瞭解香港未來規劃,預先在有潛力開發的地區進行投資。 |
![]() |
短線策略(1年): 購入項目後,收取固定租金作回報。 |
![]() |
中線策略(2-3年): 購入項目後,進行裝修翻新工程,提高租金收益後,再將整個項目出售。 |
![]() |
長線策略(3-5年): 購入項目後,除每年賺取租金收入外,將會考慮更改使用用途,進行重建,例如改建為住宅小區,寫字樓或酒店,釋放土地價值/span> |
虎門大橋,深中通道,珠港澳大橋的交通網發展,對大灣區具有里程碑意義,除了提高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水平外,同時推動高附加值服務業、製造業、生態農業發展,大大增強珠三角區域經濟競爭力。 交通效率的變化,極大便利了三地之間的交通往來,還將為大灣區成長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提供重要支撐,大灣區房地產業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
![]() |
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交通、基建等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使得大灣區的產業地產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以及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等重大基建工程正在穩步推進,未來幾年,這些重點交通項目的建設提速將大大加快灣區一體化進程。
![]() |
![]() |
![]() |
![]() |
![]() |
||||
受惠於發達的交通網絡,將大灣區打造成一小時生活圈,強化各大城市之間的聯繫,提升區內的經濟效率和發展潛力的同時,更為各城市住宅帶來新的投資機遇。 | 粵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推進大灣區世界一流大學群的建設形成了一定共識和建設思路,將為大灣區教育配套設施如學生宿舍等帶來強勁需求。 | 充分利用在超級計算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突出優勢,通過數據中心的建立,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區內經濟融合愈加成熟、產業佈局逐步優化,各類文化活動越加活躍,綜合式創意產業中心為區城文化產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大灣區憑藉自身制度、產業、人才等多方面的優勢,佔據著健康產業的發展高地, 藥物研發基地、醫院、高級養老院等提供全方位的配套和公共服務 |